铁氟龙发明
Fluoro resin brief
意外的产物——铁氟龙
化学家常常要做很多实验才能找到所要的产物,也就是把试料A加上试料B,在不同实验条件下(如温度、压力、pH 值、溶剂等)产生不同的产物。在化学史上,就有许多产物是无意中发现的,本文介绍一个美国杜邦公司的著名产品——铁氟龙(teflon)。
小百科
铁氟龙是杜邦注册的商标,学名是聚四氟乙烯,是氟碳聚合物。它是一种无色、无味、光滑、耐高温、不怕酸或碱的塑料材料,应用于不沾锅、航天飞机零件、真空设备等
发明者
罗义‧甫南克(Roy J. Plunkett, 1910–1994)是铁氟龙的发明者,他出生于俄亥俄卅的纽卡斯镇(New Carlisle),1936年获得俄亥俄大学的化学博士学位,同年进入杜邦公司担任化学研究员,二年后无意中发明了铁氟龙(美国专利第 2,230,654 号)。
灵机一动
甫南克在杜邦公司的工作是有关氟里昂(Freon, chlorofluorocarbon)的制造,氟里昂是做为冷冻剂与清洁剂用的,制造原料是四氟乙烯。1938 年 4 月,有一天早上他的助理在实验时,扭开一个装有四氟乙烯的高压气缸瓶(gas cylinder),但没有气体释放出来,助理问甫南克是否昨天他把四氟乙烯用光了,甫南克很肯定地说:「没用过。」他们就用铁丝穿插气缸瓶的口,以确认开关并没有问题。接着就测量气缸瓶的重量,发现跟进货时一样,比一般空瓶重多了。
甫南克一时好奇,就要工场的工人把铸铁制造的气缸瓶锯开,他发现里面有一堆白色粉末,就用手抓一把,这些粉末非常滑润,嗅一嗅,也没有什么味道,仔细查看,这些粉末也不会沾黏在气缸瓶壁上。以他化学博士的训练,他进一步做化学分析,发现这些白色粉末是四氟乙烯的聚合物。后来测试物理化学性质,发现这些粉末能耐高温、耐酸、耐碱、防腐、具有低表面摩擦力等性质。他也找出制造四氟乙烯聚合物的方法,并申请专利,杜邦就以铁氟龙做为商标。
广泛用途
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,美国正在制造第1颗原子弹(以铀–235 为放射性材料),需要一种耐高温、不怕酸和碱的材料来做密封垫。国防部向杜邦公司求助,铁氟龙就派上用场,也成了军事机密用品,不准公开贩卖。一直到大战结束,1946 年杜邦才推铁氟龙上市。
不黏壁而耐高温的特性,使得铁氟龙很快就普遍应用在日常用品中,最早期的应用是厨房的不沾锅、炉、用具等,这些用具镀有一层铁氟龙。后来也应用在家具用品,可以防水、防污。铁氟龙又有绝缘性质,可以当电线、电缆的保护外层,美国宇宙飞船的许多零件也都使用铁氟龙材料。另外,桥梁间的温差调节空隙也是以铁氟龙为材料。
杜邦公司的铁氟龙工作团队有二十几人,其中有一位员工叫高尔(William L. Gore)对铁氟龙的应用有特别的贡献。例如用铁氟龙来做电线的保护外层是他想出来的,他又设计露营用的铁氟龙帐篷,可防水,还有透风功能。后来高尔自己成立公司推出许多铁氟龙的产品,如铁氟龙纤维(Gore-Tex)做防水、防风的纺织品。1960 年代,正逢半导体晶体起飞,于是高尔就把铁氟龙用在各种计算机材料上。
1970 年代,高尔全家到丹佛滑雪,在一个偶然的场合,碰到一位外科医师爱斯曼(Ben Eiseman)。高尔告诉爱斯曼医师有关铁氟龙的耐温、润滑特性,爱斯曼灵机一动就向高尔要些铁氟龙材料。爱斯曼说他先前试了许多材料来做人体器官、关节的代替品,但人体的免疫系统都呈现排斥现象。
爱斯曼先把铁氟龙材料试用在猪的身上,猪没有排斥,而且效果十分良好。几次动物实验后,都没有排斥现象,他就试用铁氟龙材料做人造膝盖关节,效果良好。接着就有人用铁氟龙制造人造心脏,后来人造膝盖的移植手术都曾经采用铁氟龙做材料,自此铁氟龙变成了医疗材料。
击掌回响
虽然铁氟龙是无意中发现的,但铁氟龙并不是天然物,是人造的化合物,因此仍然属于发明,甫南克于 1985 年被征召入美国发明家名人堂。
甫南克有好奇心、有求真及「准备的心」,才会进一步去分析气缸瓶中的白色粉末,而发现这从天降下来的礼物。他有完整的数据,实验前后的重量都有详细的纪录,才会觉得气缸瓶没有释放出气体是奇怪的事。如果他没有良好的化学训练,这件事可能就不了了之。同时也是甫南克的职业执着,驱使他请技工把气缸瓶锯开,也才有铁氟龙的发现与发明,让我们可以享受铁氟龙带来的便利。
深度阅读资料
Flatow, I. (1993) They All Laughed... From Light Bulbs to Lasers: The Fascinating Stories Behind the Great Inventions That Have Changed Our Lives. Harper Paperbacks, New York, USA. 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Teflon http://www.invent.org/hall_of_fame/121.html
本文作者:林天送
美国圣路易华盛顿大学化学暨神经科学系
发表日期:2009/11/4
相关附件:《科学发展》2009年11月,443期,70 ~ 73页